Originally published at Когда нас в бой пошлёт товарищ Путин и маршал Шойгу в бой нас поведёт!. You can comment here or there.
知乎上有个张学军,介绍里有“复旦大学”,“数学”,“高等教育”。然后他的回答大多讲纯数学在如何走
为了之后参考,我把这些回答收集复制如下。
陶哲轩的太太外貌一般,其实不难理解。按美国人的刻板印象,陶哲轩是典型的东亚男性:数
学天才、书呆子、老好人、不擅与异性交往。这种样子怎么能找到很漂亮的女人?像陶那样,找 一个崇拜自己的女学生,不失为解决终身大事的好办法。 陶哲轩和杨振宁不能比。杨振宁那一辈搞学术的,很多出身大户人家,见过大世面,风流倜
傥,吟诗作画,追女人是小case。而陶出身医生、老师家庭,很大概率是nerd。 老婆外貌一般也就罢了,还是韩国人。美国华裔那么多,为什么不找个华裔?
陶不仅讨个韩国老婆,还不会中文,这就彻底断了自己和中国在文化上的联系。虽然陶的父
亲解释过,为什么陶没有学中文,但是那个理由听上去非常牵强。 在印象中,陶只来过中国大陆一次,还是参加与数学竞赛有关的活动,与学术无关。
种种迹象表明,陶对中国不大友好,有成见。很可能像很多华裔小孩那样,对自己的中国血
统困惑、嫌弃。 陶哲轩的父亲,解放前从上海逃往香港,想必在思想上反g恐g。后来可能又觉得香港随时
会被“解放”,又前往澳大利亚,离中国越远越好。陶哲轩出生在这样的家庭,他的一些行 为就不难理解了。 算了,不叫他陶哲轩了,以后还是叫他Tao。因为他实在是愧为华裔。
作者:张学军
链接:https://www.zhihu.com/question/271890712/answer/368024252
来源:知乎
著作权归作者所有。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,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对这个我的评论是
虽然黑丘老师的帖很多,但毕竟丘老师是菲尔兹奖得主。菲尔兹奖是数学最高奖,所以讲丘
老师代表了1980年左右的数学界最高水平还是没有什么语病的。 菲尔兹奖得主的特点是一代不如一代。丘老师水平不及Serre,Grothendic
k,但远高于神童陶哲轩。陶只会做竞赛题和补gap。陶又强于现在的一个获奖大热门,没 做什么工作,靠炒作走红。 从这个趋势上不难看出数学这门学科正在急剧衰落。毕竟这门学科历史太悠久了,理论框架
已经固化,重大问题都已解决。剩下的好问题都很难做得动。但这门学科还不会马上死掉,因 为教学是刚需,而且总还是可以写出一些论文--比如做一些无趣的小问题和平凡的推广。
作者:张学军链接:https://www.zhihu.com/question/60815010/answer/180868178来源:知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。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,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作者:张学军链接:https://www.zhihu.com/question/307437047/answer/563344906来源:知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。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,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R.I.P…. 才六十四岁,看来上帝要加速数学的衰亡!预计苏联解体之前的菲尔兹奖得主被上帝全部收走之后,数学界将群龙无首,彻底分崩离析。毕竟像Tao之流只能当当网红,在数学界内 部影响力有限,真有点水平的人都知道他有几斤几两。Bourgain教授的成就就不多 说了,大家都说过了。他的风格和Tao有点相似,涉足领域较多,七七八八的问题做了一 堆,科研上可以说是一个升级版的Tao。难怪被Tao奉为精神导师。但是他的标志性的 成果不多,非同行大多不知道他到底做了些什么。论单个成果的影响力,他可能还不如张汤 姆。如果要说他还有什么缺点,就是培养学生太少,没有什么接班人,有吃独食之嫌,有意 无意地加速了数学的衰亡。在这一点上他远不如他的同行Stein,甚至还不如老姚。老 姚将中国数学的衰亡推迟了至少30年。如果实在不想带学生,可以写写教材,科普书,回 忆录等,意义比一直发些论文大得多。Stein教授将永远被人铭记,是因为他写的书而 不是他的论文。Bourgain教授能否一直被人铭记?不敢肯定。毕竟,拿了菲尔兹以 后,更重要的是承担起数学界的领导责任和社会责任。没什么人关心他又发了多少四大,解 决了多少猜想。当然千禧问题级别的除外。科研还是留一点给年轻人做吧。总之,Bour gain教授在拿菲尔兹奖后一直停留在论文写作的舒适区内,没有进入到一个新的境界,可 以说是他人生的一个遗憾。
菲尔兹奖得主陶哲轩唯一拿得出手的结果是和一个数论专家合作的。做PDE可能还不如林
芳华。他的获奖是菲尔兹奖水平下降的一个最好证明。 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给菲尔兹奖委员会一点建议:
1. 奖发不出的话可以少发甚至空缺。宁缺毋滥。
2. 适当调高获奖人年龄上限。
作者:张学军链接:https://www.zhihu.com/question/56460222/answer/153496210来源:知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。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,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。